怀念祭奠一段动荡荒芜的青春-我看《颐和园》

怀念祭奠一段动荡荒芜的青春-我看《颐和园》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比如电影,也许永远是视觉上的享受,为了迎合某部分人的思维,而真正经历过的,或许感同身受,或许不忍回首,或许嗤之以鼻。而她之所以能够吸引你,因为她有足够的代入感。《颐和园》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我庆幸我被她吸引了。

一小段日记,三个赫然大字“颐和园”,伴随着阴柔的画面和飘然的背景音乐,故事在小雨中开始了。电影开场真的可以奠定一部作品的感情基调,即便你没什么头绪,聪明的你或许发现,仿佛我们一直在这样的状态中生存。

清咖

重温《北京遇上西雅图》

重温《北京遇上西雅图》

旧文,写于2013年。在读书上又扫了一遍小说。 写的真生动, 不多的篇幅,交代了老钟的林林总总。语言生动风趣,比如:

“那什么是上流社会? 

上流社会就是把下流事整得很上流的小型社会。 

那什么又是贵族范儿? 

贵族范儿就是买个土豆也要买全球最贵的五千块钱一公斤的那种范儿。” 

清咖

梨花满地不开门-纳兰容若的情和词

梨花满地不开门-纳兰容若的情和词

好像是一两年前看了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最近在读书上找到了匪我思存的原著小说。还是小说更有魅力,可以让读者想象自己心里的纳兰公子·嘛。电视剧的几位主创也把纳兰,康熙,还有卫琳琅演绎得非常出彩。匪我思存写戳心虐恋真是登峰造极,所以网友亲切地称她为匪大。下面写的不是书评剧评,而是自己对纳兰词和他的身世的感叹。

清咖

跟随红书白讲之尤二姐的悲剧

跟随红书白讲之尤二姐的悲剧

小跋

先说几句题外话。今天在《头条》上看到了白先勇老师在上面,果断关注。不久前在《微信读书》上,看到了白老师的著作《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要69.99大洋,当然是微信读书的书币。 我愣是读了7个礼拜书(读书一个星期最多能换10大洋),终于攒够钱买下来。爱不释手。

清咖

她、她、她…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她、她、她…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看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

我一直喜欢看以大都市为背景的国剧。大城市里嘛,集中了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以大城市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它就是有魅力。无论是从《好想好想谈恋爱》, 《欢乐颂》,还是《我的前半生》,到现在的《北京女子图鉴》,虽然女主的职业不同,家乡不同,后来的境遇不同,其实主题都是一个,在大城市里沉浮打拼,没有太新鲜的东西。

清咖

他人千言万语, 我有一定之规-读《Principles》

他人千言万语, 我有一定之规-读《Principles》

Ray Dalio 是对冲界公认翘楚,有人说他是投资界的乔布斯。一直不知道他写过书。直到不经意间读到公众大号的文章,称Dalio是学渣!@#!如果他,哈佛MBA with perfect GPA是学渣,谁能给我定义一下学霸呢?用天朝思路套用别国体制,不是那么回事吧。Anyway,读着读着, 隐约从网友们的想法里得知,大概不少国内金融机构建议员工阅读吧。

清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