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尽黑暗卑劣的一把火—电影《The Dressmaker》
烧尽黑暗卑劣的一把火—电影《The Dressmaker》
要不是村里电影院上演电影《The Dressmaker》(“ 裁缝”),竟然不知道2015年,有一部如此好看的电影。她的剧本改编于同名小说,是澳大利亚女作家Elizabeth Birkelund Oberbeck的处女作。电影获得多项澳大利亚人民选择奖(“People’s choice award)。
很久没看这样有争议的电影。散场后,村里人都在讨论,褒贬不一。
影片阴沉沉地开场,黄昏,航拍的镜头里,一辆蓝色的巴士穿过荒凉的田野和空荡的十字路口。字幕上显示:1951年。澳大利亚小镇,Dungatar。
车上娉婷而堂皇地走下来了我们的女主人公Tilly Dunnage(Kate Winslet饰演)。Tilly 时尚华服,与小镇的粗陋荒芜,格格不入。Tilly十岁时不得已离开故乡,独闯墨尔本,伦敦,米兰和巴黎,25年的岁月把他打造成一名技艺娴熟的裁缝。用我们现在的定义,应该是时装设计师。她为什么要回到闭塞的家乡?“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都不是。她要澄清25年前与自己有关的谋杀案,把被诅咒捆缚的自己救赎出来。
于是,影片本身带着些古怪的气质,剧情的种种荒诞离奇,都来源于小说故事的完善和情节的成熟。女导演 Jocelyn Moorehouse,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的手法,通过Tilly对神秘童年的回忆展开叙述,她试图唤醒得了失忆症呈疯癫状的母亲Molly 的记忆,用自己在大都市浸润多年的魅力,收获了爱情。开篇给荒僻小镇上的设施很多镜头,小镇的水塘,杂货店,小诊所,还有学校。每个镜头都是对后面故事做好的铺垫。影片本身带着些古怪的气质,剧情的种种荒诞离奇,都来源于小说故事的完善和情节的成熟。那些尴尬和惊喜,尽在不言中。
故事情节是批判的,甚至是讽刺的。年幼时的不得已离开,反而成就了Tilly,一技傍身,衣锦还乡。而留在小镇的她的母亲Molly却病态疯癫,其他人则是各有各的病态和扭曲。
“She is back!…She is back!” Tilly剪裁合体的衣装,一丝不苟的容妆,还有她的神器-Singer牌缝纫机给村民和儿时的玩伴们带来的,除了震惊,还有震撼。Tilly 凸显身材的巴黎洋装,把同龄的杂货店老板女儿Gertrude的毫无形体感,土得掉渣的裙装显得如此的不堪。Tilly 用给她做一件漂亮衣服的条件换她说出当年谋杀的真相。这样,Tilly 在小镇的生活好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真相如此辣眼睛。
没有一成不变的心理,只有层出不穷的真相。单亲家庭长大的10岁Tilly,弱小无助,饱受镇议员的儿子“小野牛”的凌霸。当议员儿子用头撞击她时,Tilly 的躲闪,让“小野牛”一头撞到砖墙上,一命呜呼。缺乏健全的法律,邪恶的镇议员,闭塞社会里的村民,本来是受害者的Tilly成了替罪羔羊,不得已离开母亲,远走他乡。
50年代的小镇是如此不堪的迂腐闭塞。药剂师对自己生病的老婆,说药物会上瘾而不去救治,坐等上帝来拯救。所有的女人臣服于男权社会的游戏规则,在男权的重压下生活,甚至甘之如饴。为了讨好男人不惜说谎,告密;为了讨好男人忍受家暴;为了讨好男人对背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了讨好男人在女儿被放逐后只能装疯卖傻。然而重压之下,她们需要宣泄的渠道……于是,有的有洁癖,有的恋子,有的急于把女儿嫁入豪门。更普遍的是她们在蜚短流长中,中伤他人而求得慰藉。
这部片子的群像描写特别出彩,渣男,长舌妇呼之欲出。让人忍无可忍,Tilly 最后把小镇付之一炬,真的是大快人心。
原本Tilly回到故乡,想用自己的技能让家乡的女人美丽起来,解开魔咒。她的美丽善良让她收获爱情。不幸的是,男朋友Teddy(Liam Hemsworth饰演)意外死亡。镇上的长舌妇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恶语中伤。那些穿着她缝制出来的华丽衣裙的妇人们依然聚在一起恶毒地嘲笑她诅咒她。
“自己生活贫乏的人才会刺探别人的私事。”好象张爱玲在《小团圆》里如是说。特别是在娱乐方式比较匮乏的年代,小镇的人用来打发时间的也就是闲(ba)聊(gua)了。这就是为什么现代的女孩子说,即使在外漂泊,死也要死在大城市。有许许多多《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们,驻扎在北上广,亦或纽约,伦敦,巴黎,意味着,生活如同戴着镣铐跳舞,举步维艰。生活窘涩,可她们没有回头。因为,大地方才有机会,有相对的公平和自由。才能活出自己希望的色彩。必须承认,大都市人与人关系冷漠,世态炎凉。但是,这也恰恰是她懂界限,守规矩,寻规则。在大都市里,人们,特别是向往自由的女性,才能少一些受到权利的凌霸,少受人情的禁锢,从而独立自主,享受最大限度的自由。
一部出彩的电影,除了男女主人公的精彩表演之外,对这样一部群像描写的作品来说,配角的戏码也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抢眼的男配角,Hugo Weaving。他在《黑客帝国》里的表演可圈可点。在《裁缝》里饰演的有异装癖的小镇警察,浑身洋溢着诙谐气质。与导演Jocelyn已经是二次合作。第一次合作的电影《Proof》,拿下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在片中同样抢眼的女配角,Tilly 母亲Molly的扮演者,澳洲女演员Judy Davis,一直在好莱坞奋斗,两次获奥斯卡提名,也是一位殿堂级老戏骨。把患了失忆症的疯魔女人演活了。这种角色的演技功底要求非常高,特别是眼神拿捏。除了对演技的要求高,还要演员的敬业精神,不惜牺牲“色相”。不是多打了几cc肉毒杆菌,就完善角色了。另外,作者对这个角色的塑造也非常丰满,无论是戏码还是台词。Molly鼓励女儿摆脱镇里人的诅咒,说,“you can create and transform people, use this power against them.”
不能不提的是特别欣赏Kate Winslet的演技。重要一点是她能够hold住各个年龄段的男主。从当年《泰坦尼克》里嫩得能掐得出水的小李子(Leonardo DiCaprio)到小她十五岁的 Liam, 感觉都是合拍。网上有人吐槽,Kate和小鲜肉年龄相差太大。对这样一部有着明显女性色彩,充满了对女性权利探讨主题的作品,真真有些讽刺.
不管怎样,最后Tilly身着美服,淡定潇洒地一把火把卑劣,愚昧,黑暗的小镇统统烧掉,还真是给力,精彩。她凤凰涅槃,返回巴黎,毫无牵绊地开始新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