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珠婚礼记—美式 vs 中式
十月的纽约是最美季节。 这次回纽约的终极目的-参加小珠婚礼。
Read more: 小珠婚礼记—美式 vs 中式本咖这样的咖位,可是不敢妄议中美婚庆文化差异。只是通过两场婚宴,其实也就是美版和中式的,聊聊两厢的不同。
离开多年,不知大陆婚礼怎样。在我的那个时代。婚礼不是单单给新人的,而是给两个家族的。什么娘家客,婆家客…丈母娘、婆婆穿着大红粉紫旗袍,香艳非常。而在纽约,似乎大型中餐馆的带位小姐才穿旗袍吧。着装不同,这是其一。
中国的婚宴上,至少是我参加的吧,可能是老黄历了。各种人物粉墨登场,讲演式讲话,无非是新郎如怎样怎样优秀,新娘如何如何温良恭俭让,以至于客人饥肠辘辘,用筷子敲击,以示抗议。在这里,开场就是Open Tab, 就是酒吧无限量开放,客人可以尽情点酒。邀请的客人也都是他们那代人,同学、同事、和朋友。用小珠话说,就是个大爬梯。
6点整,我们如约到了餐馆Celestine, 在DUMBO, 全称:Down Under the Manhattan Bridge Overpass。是纽约的新锐地区,虽然在布鲁克林,但与曼哈顿只一桥之隔。是近年年轻人的首选居住地之一。餐厅把纽约三大桥,布鲁克林桥、曼哈顿桥、和威廉斯伯格桥尽收眼底。天气是真的好。亲友们都在外面拍照。 餐馆外面的牌子写着私人庆典,不对外营业。我调侃珠爸,一半的价钱是卖风景的。可不是嘛,寸土寸金的纽约城,更是大写加粗的: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写到这儿,停下来。主要是想把”追踪梵高“系列的大都会篇写下来去投稿。然后又是总统大选时节。心里那叫一个忐忑,就没写什么。11/5/24,准确说是次日凌晨,终于尘埃落定。几乎一夜未眠。今早迈阿密的风很大。可我不想一个人在家,我需要看到和我一样的MAGA人们的笑脸。有点儿跑题了,这个话题我可以写一万篇。
6点钟,天色暗了下来。参观里面是欢乐的海洋。美版婚宴是小珠自己策划的。亮点是签名册是有拍立得照片的。现在是酒吧Open Tab 时间。怎么翻译?不知道。就是随便喝时间。服务生送来餐前开胃小吃。,忙着跟朋友聊天,我居然没给好吃的拍照?!正餐是自助式的,地中海餐。然后是婚礼蛋糕。估计重头戏是跳舞了。正餐之后,一众朋友到院子里拍照。各色纽约经典布鲁克林大桥的风光大片。是不是可以做伍迪·艾伦的御用摄影师?
音乐响起来,大家都舞起来了。朋友颺,是小珠学芭蕾时认识的。舞早都不学了,可是我们和颺全家的友情,这二十多年一直未变。 颺说,噢,跳舞是小珠擅长……据说她们宴会结束后,在酒店的酒吧又玩了一阵子。纽约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吧。
“We are all addicted to a New Yorker lifestyle: work hard and play hard.“ 孩子们热烈舞动。我们悄然退场。
时隔一周的周六,是我们家庭版的、中式婚宴。虽然是中式也很随意的,但邀请短信也是英文,因为最先来的亲戚家,与我们同辈的表亲都是几岁来美国和出生在美国的。中心意思是婚庆,主要是我们很久没有聚在一起了。三大家族的表亲除了出差的和在国外的,基本欣欣然接受邀请。数一数刚好30人,三桌刚刚好。
是日,来到法拉盛的Y餐厅。因为提前预约,给我们用屏风隔起来一个空间。 我们选的酒席一共12道菜。酒店又送了一道北菇伊面。席间大家30年河东和西地聊着。 毕竟是血脉相连,相见甚欢。席间我们不约而同地想起了Uncle W, 我们这三十几位, 除了在这里出生的,都是他申请、担保,抑或申请加担保来这里的。现在第四代已经好几个了。缅怀他,居功至伟。
回到迈阿密家里。和珠爸开酒庆祝,人生又完成了新的体验。然后就是去投票的日子。终于在上个周三的凌晨,选举结果出来,一切尘埃落地。这一周,我和许多人一样,舍不得睡觉,是兴奋?还是四年来郁结胸中的东西终于散去?再次把酒庆祝。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流金岁月刚刚开始,未来可期。
Leaver you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