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梵高 (1)-在巴黎

拥抱梵高 (1)-在巴黎

在2021年6月的一天,在纽约看了一场梵高艺术展就是《身临其境-梵高艺术展》(Immersive Van Gogh)。它不是传统方式的画展,而是用科技打造的4D浸润式空间。作为艺术小白一枚, 从前对梵高的认知,只是知道他的向日葵。自从“浸润”之后,我就无法自拔地被他感动了。

不知道是被以那场莫名其妙的病毒为由,被禁锢在家中太久了,还是随着年龄增长,对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与领悟。 看了展览,就像走进了时光隧道。或者说在某个平行空间,与梵高对话。这一点,很多网友都有同感。我找来所有能找到的关于梵高的书来读。还有油管上蒋勋老师的《蒋勋说梵谷》(台湾翻译为“梵谷”)。我发现,我爱的不仅仅是他的艺术。

那种种很难用言语描摹的情愫,只有站在他的画前,才能释放出来。于是我有了一个小目标:旅行到每个地方,有梵高画作的博物馆,都要去欣赏。 所以,这篇博客是个“open ending”。是按照我看到的画为顺序,不是按画作的创作时间。其实呢,边写边想按怎样的顺序写呢?也许按照收藏的博物馆分类呢?

阿尔的高光时刻-奥赛博物馆

在2023年的10月的一天,终于来到奥赛博物馆,站在它的画前。

罗纳河上的星夜 ( 1888年)

它是梵高最早以星夜为主题的创作。画的是阿尔的罗纳河夜景。虽然不及他的《星月夜》那般色彩反差强烈、振撼人心,但此时画家对于夜晚星空的理解已经超乎自然、超越感官。在他精神较为平静的这段时期,作品中更多地呈现出画家内心的感动和渴望——渴望被人理解,渴望分享情感,渴望摆脱孤寂,渴望有人如星辰般打破深沉的夜空,渴望暗夜中有灯火照亮他前行的路。

梵高用分色性的笔触,将个人化的视觉美学呈现在人们眼前。深蓝色的夜空和水面、天空的星光和地面的灯光以及灯光在水中的倒影,都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关系。夜空中的蓝色,是深深浅浅不同的。层次感极强。 想象着,如果把博物馆涂上去的保护层拿掉,“原作”可能会更有这些层次的质感。突然,我有想去触摸画面的冲动。

阿尔的卧室 ( 1889 年)

来自《梵高手稿

阿尔时期,不是梵高登峰造极的时刻,但也是他的高光时刻。他在1888年初独自来到法国南方的小镇阿尔。他写信告诉朋友他热爱南法的阳光,金黄的麦浪、亮丽的向日葵。夜晚明亮的星空,更让他欣喜。自从与高更在巴黎邂逅,一见如故。两人商量着一起建一个“南方画室”。他写信给高更,告诉高更他要画最美的向日葵,送给高更。这幅《卧室》画的就是就是给高更准备的卧室。端详这幅画,看得出画家热情洋溢地布置他们的新家。画了几幅新的画作挂在墙上。东西也是成双成对的。挂在右墙上的画,左边的是梵高的自画像,右边的无法辨认是那幅作品,画中原型也无法得知了。

我能从画中感到某种不安和紊乱的情绪。 仔细看墙壁的角度、地板和床的夸张透视,紧张的氛围扑面而来。

同年10月,高更来到了阿尔,住进了了黄房子。两个伟大的画家,可以在一起聊哲学,谈宗教、论艺术,但住在一起,两个生活生活能力都极其低下的,同在一个屋檐下,就是一场灾难。高更在回忆录里写到:他每天都在责怪梵高,为什么总是不小心把油画颜料掉到汤里?!

有多少对高更与他共同生活的期望,落差就会有多大。从兴奋狂热的巅峰,跌入冰冷的谷底,诱发了他的精神病。于是就有了“割耳事件”。梵高的病等我看到向日葵的真迹再聊吧。

《阿尔的卧室》一共有三个版本。这幅在奥赛的大概是第一版。第一版在梵高住院时被罗纳河的洪水损坏了。他寄给弟弟提奥修复。我在书上读到,第二版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我能看出不同的是卧室地板的颜色。 芝加哥版的,四角的地板颜色是绿的,而中间常常被踩过的部分,颜色是斑驳的,与奥赛版的赭棕色完全不同。

虽然高更离开了,但他们是真正艺术上的挚友,呼唤了彼此超凡的灵感。为朋友而作的向日葵,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高更的向日葵美则美矣,像个精致的绣品;而梵高的,是浸润着阳光的一片耀眼。

向日葵使梵高炙热燃烧的生命,留下了最灿烂的形式

当梵高自杀的消息传来,高更說:‘我知道他的疯狂的挣扎有多痛苦,這個時候,死亡对他或许是莫大的喜悦。“ 在高更要离开大溪地之前,他画下了扶手椅上的向日葵。大溪地当时并沒有向日葵,高更特別让朋友寄來了一些向日葵的种子,种在花园里。看着向日葵成长、画着向日葵,高更像是以这种方式­纪念他的朋友······

加歇医师的画像 (1890年6月,奥赛艺术馆)

举世瞩目的《加歇医师的画像》在另一面墙上。远看只是觉得哪里与画册里看到的似乎不太一样。看了说明,才知道这是女艺术家布兰琪·迪若赛临摹之作。布兰琪是加歇医生的学生,也是位会计师。

读了介绍才知道,在奥赛艺术馆的8幅梵高真迹被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借走。参加展览,《梵高在奥维-画家生命的最后数月, 以此纪念两家博物馆合作50周年。回家后重读《梵高传》等等,才知道在奥赛这批梵高的画几乎是保罗·加歇医生和他女儿Marguerite Gachet捐给奥赛的。 他们是梵高在遗嘱中指定把这些他最后的作品留给医生。加歇医生捐赠协议中有个但书。 要求博物馆要把这些作品都挂在墙上供人观赏, 而不是放在仓库里。

借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应该是这一幅自画像

当然这是画家的本意:“我想用我的艺术打动人们。我想听他们如此评价:这位画家,所思甚深,所感甚柔。“

保罗·加歇是一位法国医生。 他酷爱艺术,是一位业余画家和雕刻家,并与很多艺术家,像毕沙罗、马奈、莫奈、雷诺阿、塞尚等等,关系十分友好。当梵高从圣雷米精神医院出院后,弟弟提奥认为加歇医生是专业医生,又懂艺术,了解画家,是照料梵高康复的理想医生。于是梵高就来到了加歇医生所在的奥维,离巴黎一小时车程的一个小镇。加歇非常欣赏梵高的画作。梵高为加歇医生画像。 他在给..提奥的信中描述他的画:“我正在画他的肖像画,他头上戴着浅白色的帽子,手也是浅肤色,穿着一件蓝色的长工作服外套,背景是深蓝色,倚靠着一张红色的桌子,上面还有一本黄色的书和开着紫色花的毛地黄植物…”。1890年6月,也就是画家自杀前一个月,《加歇医生》完成,在给弟弟的信中,梵高写道:“人们也许会长久地凝视这幅肖像,甚至在100年后,带着渴念追忆它。”仿佛一语成谶,刚好是一百年后,1990年5月15日,纽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了《加歇医生》,创下了当时艺术品拍卖价格的最高世界纪录。每每读到他的好几幅画拍卖竞标到千万,甚至上亿,我的心竟是格外的痛。因为我想到了他写给弟弟的信。他周四就没钱了,周一才能收到提奥的信。信里会有法郎。他写道:“那时起到周一的中午是一段非常长的时间。我这四天主要靠23杯咖啡来生活,还仍然要支付面包的费用。这并不是你的错…”。”我中午吃的饭,但现在已经是晚上了,我晚饭又必须吃硬皮面包了……“

注视着加歇医生,仿佛他从画中走出来。娓娓道来他与梵谷的交往。画中医生的表情忧郁,眼神里流出无奈。每次和梵高聊病情,梵高的见地绝对不输给任何高明的精神病医生。然而,在这幅画完成一个月后,梵高自杀了。

阿尔的舞厅 (1888,奥赛艺术馆)

在奥赛艺术馆除了被借去参展的8幅画,还有《阿尔的舞厅》, 能看出来日本艺术一直都在影响着梵高。这一观点在后面《唐吉老爹》再展开。

同一天下午,急急忙忙跑到罗丹博物馆,因为第二天法国博物馆工会罢工。所有博物馆统统关门。罗丹博物馆里,有《阿尔的蓝色火车》。

阿尔的蓝色火车 (1888 罗丹博物馆)

大都会时代的梵高

唐吉老爹肖像 (1887, 罗丹博物馆,巴黎)

在罗丹博物馆的二楼的一个展厅,竟然看到了《唐吉老爹》,惊喜。罗丹不愧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他用自己的雕塑换来了这幅画。这是《唐吉老爹》第三个版本,也是最好的版本。

1886年,梵高被教会解聘,爸爸也和他断绝父子关系。在绝望时,弟弟提奥邀请他来巴黎。当时,提奥做艺术品经纪人。薪水稳定, 住在巴黎的蒙马特。他告诉哥哥,巴黎是一个现代大都市,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家。因为工作关系,结识了很多画家,有毕沙罗,修拉,塞尚,高更,罗特列克,等等。巴黎是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有生命力,思想新潮,不会有人用怪异的眼光看哥哥梵高。梵高接受邀约来到巴黎。

唐吉老爹在蒙马特开了一家小型艺术品供应商店,非常受新兴艺术家的欢迎。上面所提的一众艺术家,经常把作品寄放在店里卖。在没多久前,法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巴黎公社”。唐吉参与了这场革命。被流放后来被赦免后来到巴黎。他非常大方,也很体恤这些穷画家(没成名的)。经常给这些画家赊帐。所以被亲切地称为唐吉老爹。唐吉的人道主义思想和梵高一拍即合。他也最欣赏梵高。是一直关心他,疼惜他的忘年朋友。也是八个参加梵高葬礼的朋友之一。

熟悉梵高的朋友都会注意到,梵高来到巴黎后,他的画色彩明亮绚烂起来。《唐吉老爹肖像》的第一版仍然保留着荷兰时期的简单、暗沉风格;第二版已经开始进入色彩明丽和体现日本版画风格阶段;第三版这一幅,梵高已经把日本浮世绘风格也西方肖像画法结合起来,得心应手。画面背景是他放在唐吉店里售卖的日本版画复制作品,艺妓、富士山、开花的果树…让东西方艺术在同一画布上即对比鲜明又完美协调。在19世纪末,巴黎是个国际大都会。彼时的梵高,无论是从色彩运用,还是绘画技巧, 正在形成梵高自己的独特风格。

感谢提奥和妻子约翰娜·梵高·邦格

看着墙上画家的自画像,我心中有很多问题。想起来最多的就是《亲爱的提奥:梵高传》里的内容。提奥不单供养哥哥,更是哥哥的灵魂依托。是梵高在这个凉薄世界得到的为数不多的温暖。每每读到“亲爱的提奥”,就会动容。梵高死后,提奥失去的不仅是挚爱的兄长,更是那个灵魂伴侣。在给他们母亲的信中说:“一个生无可恋的人是无法向人诉说他的痛苦的。文森特的离去让我痛苦万分,这苦痛将常伴我活着的每一天。有人可能会说,他最终找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解脱……活着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然而现在,对他的画作表示欣赏的人越来越多……噢!他是我最亲,最亲的哥哥啊!”….

摘自《梵高手稿》

他全力向世人介绍哥哥的生平与画作。只可惜6个月后,他也随哥哥而去。提奥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天使投资人。在世界十大最高拍卖价的油画中,梵高占了3幅。这样的战绩后面有没有来者不知道,前面是没有古人的。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找对了妻子,约翰娜·梵高·邦格。是她在提奥死后,整理了梵高的全部书信和画作。将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人生轨迹和思想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是她让世人与文森特·威廉·梵高熟识,是她让全世界看到了他的画。俗话说,好妻子福祉传三代。是她,独自养育了那个承袭了伯父名字的儿子文森特。小文森特(Vincent Willem van Gogh)像父母期许的那样,秉承着伯父的勇气和决心,终其一生,在伯父梵高逝世80年后,使梵高博物馆成为现实。梵高博物馆(The Van Gogh Museum)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幕,梵高大部分画作被永久借给梵高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太长了,写到这里吧。下一站应该是回纽约看大都会博物馆里的画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