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跟我说你是XX国巴菲特
请别跟我说你是XX国巴菲特
星期六,已经把闹钟关上,想睡懒觉。 可一大早,CNBC新闻铃声把我叫醒。好不容易扒开眼睛,是2018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新鲜出炉。伯克希尔(Berkshire Hathaway公司致股东信,堪比投资人圣经。读了几行,我就睡意全无。一如既往,巴老把我逗笑了:
“We continue, nevertheless, to hope for an elephant-sized acquisition. Even at our ages of 88 and 95 (Charlie Munger) – I’m the young one – that prospect is what causes my heart and Charlie’s to beat faster……”
年信的首页是伯克希尔的长期战绩: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in Per-Share Book Value of Berkshire | in Per-Share Market Value of Berkshire | In S&P 500 with Dividend included | |
Compounded Annual Gain 1965-2018 | 18.7% | 20.5% | 9.7% |
Overall Gain 1964-2018 | 1,091,899% | 2,472,627% | 15,019% |
(来源:Berkshire Hathaway 2018 Letter to shareholders)链接在后面
也就是说,在1964年投资一百美元伯克希尔投资,到现在市值有大约250万。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20.5。 要不然怎么称他为奥马哈的甲骨文呢( the Oracle of Omaha)。有这样傲人成绩的人简单低调,这是又一个话题了。
在微信读书上读久了,总会读到好些书冠以XX国巴菲特王二、张三和李四……本着向大师学习的心,打开细读。结果,结果读了前言就发现了所谓“巴菲特”也就是那么几年投资业绩高于了参照值(Bench Mark),然后呢?然后,说、写几句兑了水的鸡汤,就自诩或被封为“巴菲特”了。
如果我没忘记学堂里学的话,评估市场投资回报最重要的是看有没有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每一年的战绩都好于大盘指数,在美国,也就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也就是巴老一人了。所以,有了那么一年、两年, 或者再多几年的业绩,说自己是XX国“巴菲特”,还是差把火吧。
2018年的致股东信还是巴老的一贯风格,智慧真诚,通俗易懂。也处处体现着他一贯的投资、生活原则。
他说,专注于森林,忘记树木(“Focus on the Forest – Forget the Trees)。投资好比种树。总会有那么几棵树活不过10年,而大多数注定会蓬勃而漂亮地成长。
这也与学院派的投资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不谋而合。看组合整体收益而不是单一投资收益。Kraft Heinz 就是这样一棵树吧?坦诚地告诉股东投资的真实状况是他的一贯作风。在股东信的后面,列出公司前15大投资排名时,专门有段落讲述已经把325万股Kraft Heinz排除在外。并会依照一般公认会计原则 (GAAP),报告于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
还有一点他提到的,对任何规模的投资人都有启示的是风险控制:纪律性的风险评估是保险业经理的日常关注。在伯克希尔,这是宗教信仰,旧约式的宗教。
珠爸总是揶揄,牛市时,每个人都是巴菲特…那么,等大潮退去时呢?谁在裸泳?
记得从前参加一个研讨会。台上嘉宾都是业界精英。主持人介绍时都冠以“elite”等漂亮字眼,就快脱口而出XX国巴菲特了。自由问答时,我怯怯地问elite大师他们机构如何风控,隔着那么远都能感觉到大师的目光:你是从冥王星来的?接着是一顿所答非所问。
现在,伯克希尔的资金规模、投资的集中化达到可以控股,已经不是小投资人可以效仿了。但是巴老还有他45年的合作伙伴、mentor,查理·芒格的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理念,是永不过时的。太多书撰写这方面了。我就不唠叨了。个人认为这本书值得读,因为它是巴老首肯的。其他兑了水的公众大号演绎就不好说了。
《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by Alice Schroeder )
对很多人来说,巴老已经是人生导师,要学的不局限在投资方面。早些年,有些人嘲笑他不懂科技,廉颇老矣,云云。有个小故事,当年他刚刚认识比尔·盖茨,他眼中的少年天才时。有一次盖茨邀请巴老和芒格吃饭,也请了微软的高管们参加,想让员工们向两位伟大的投资人学习。微软的精英们惊奇地发现这两位金融界的大家对计算机、互联网几乎是一窍不通。在微软精英的眼中,巴菲特和芒格就像是在灌木丛中发现了飞机的土著居民一样,虽然知道这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完全不知道怎样操作。的确,在1993年,63岁巴老第一次接触电脑鼠标。那又如何?在86岁高龄时,大手笔投资苹果。现在拥有近250万股。
他近些年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捐赠$31 billion, 再加上向家族基金会捐贈,已把自己财富的85% 投入到慈善事业,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慷慨的捐赠行为。他却谦虚地认为这是自己对于社会的应有回馈,因为他始终认为“这个社会给予我的奖励远远超出我为它所付出的一切”。巴菲特一生都专注于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上,用令人尊敬的品质激励、影响他人,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他人。能做到“独善其人”是匠人,而做到“兼济天下”方为一代宗师。一年又一年,他和95岁的芒格活成了生活的一道光。
所以,来日方长,那些小娃娃们说自己是XX国巴菲特,还早了点吧。
每一年致股东信的结尾,巴老都会由衷感慨:“(我们)收益的主要来源几乎肯定是美国顺风号提供的。我们很幸运,异常荣光的幸运,能有这样的力量助推我们…”
不多写了,明天,6:00 am, 是CNBC的Becky Quick 专访巴老。喜欢听他的话,满满是生命和智慧酿造出来的原浆。还能把我逗得开怀大笑。
2018年致股东信原文:Berkshire Hathaway 2018 Letter to shareholders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