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原型探索

二十一世纪文学作品研究的风潮是从研究人物原型着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要表述的东西。比如《傲慢与偏见》里的Elizabeth Bennet和 Fitzwilliam Darcy的人物原型;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家》里面觉新的原型;等等,都是中外文学研究者的热门议题。

听了刘心武老师的《揭秘红楼梦》,很受启发。就按照他的思路和见地重读一遍。你说我人云亦云也好,拾人牙慧也罢。这次探秘之旅是非常愉悦的。按刘老师的思路,去探究秦可卿原型,领悟《红楼梦》无穷奥秘。《红楼梦》是大家的,是全体红迷的。感谢曹翁。

 

三百年来,红楼梦》之所以吸引了无数红迷,表面上看是说梦,而立意作法,另开生面。前后两大梦,皆游太虚幻境。而一是真梦,虽阅册听歌,茫然不解;一是神游,因缘定数,了然记得。感谢历代红学大师,如周汝昌,端木蕻良,胡适,蔡元培的不朽研究,我们可以认定,《红楼梦》是曹翁的自叙体,自传小说。主要人物都是有生活原型的。比如,贾宝玉的生活原型就是曹雪芹;贾母就是曹翁的祖母李氏(祖父曹寅的妻子)。

《红楼梦》是一部神秘作品。它的神秘是因为它暗示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政治时局。曹雪芹把他的家族经历的事件和他脑海里的人物一一展现书中。似乎若有所指,而又不敢造次。书里主要事件和人物都能在康雍乾三朝找到影子。在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有一位人物是联系这纷繁复杂的关键。她就是宁国府贾蓉的媳妇,秦可卿。

秦可卿,这 位神秘女性。牵引出康雍乾三朝的格局。她是养生堂里抱来的野婴,却成了堂堂宁国府三代单传的孙儿媳妇。曹雪芹为什么如此安排?她第五回出场,十三回却一命呜呼呼,曹雪芹为什么让她如此早夭?

刘老师说,她是解开红楼梦惊天秘密的钥匙。

 

疑点之一:从贾府婚配标准和传统看秦可卿出身疑点

曹翁一曲“护官符”把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声色犬马描述得淋漓尽致:

“假不假(贾),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贾氏宗族是开国元老级,世袭贵族,宁国府和荣国府,至《红楼梦》开篇已经百余年荣华,冠四大家族之首。看看贾家几代的媳妇都是何许人:荣国公贾代善(贾宝玉祖父),娶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现称老祖宗贾母。贾政,娶的是金陵王家的女儿,王夫人(贾宝玉母亲)。她的妹妹嫁给了“珍珠如土金为铁“的薛家,即是薛姨妈,薛宝钗的母亲。“这四家皆联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俱荣,扶持遮饰,皆有照应的”。

可见,贾家娶媳妇,是一等一的门当户对血统论。为的是巩固他们的家业根基,荣华富贵。而长房宁国府呢?

宁国府最高的是贾敬,可是书里交代贾敬离开宁国府,他根本不回家。只留下一个儿子,就是贾珍。贾珍也只生了一个儿子叫贾蓉。可见,这么重要的一个封建旺族家庭却是三代单传。因此要延续血脉,在娶媳妇上岂能马虎。特别是终端男丁贾蓉娶媳妇一定要门当户对,而且得精挑细选。

 

可是在《红楼梦》第八回,却非常古怪,讲“秦可卿的父秦业现任营缮郎”,是一个很小的官:“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无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和女儿。“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只因“有点瓜葛”,就把这么一个身世不清不楚的女子拿来当已经是三代单传的贾蓉的媳妇,的确是很古怪的一笔。很奇怪。曹翁似乎有意无意地向我们透漏些什么。

 

疑点之二:皇家器物怎入秦氏内室?

 

抛开第八回末尾,关于秦可卿出身的交代,再看正文的描写,就更让人吃惊。秦可卿是第五回出场的。第五回宁国府尤氏、秦可卿,荣荣国府的贾母、王夫人、风姐到宁府来散闷,赏梅花,贾宝玉也跟着来了。大中午的,宝玉要午睡,就由秦可卿来安排。“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贾母认为秦可卿是个极妥当的人。如果是一个养生堂抱来的“野种”,怎么会极妥当?就算她后来到了宁府以后变得妥当了,她怎么又会成为贾母眼中第一得意之人?贾母得的什么意?在一个封建社会里面,一个老祖宗对自己的儿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最引以得意的应该就是血统。

秦可卿在第十三回就香消玉殒了,是曹翁从头到尾塑造的唯一的一个重要人物。全书120回,她在第十三场里就退场了。本应该没有争议,可曹雪芹总是欲言又止,让人感到有隐情。是“秉刀斧之笔,具菩萨之心,亦甚准矣”,就好像有什么隐情。刀斧是用来砍削东西的,这就是说,作者写这个人物,是用大刀大斧砍去很多真相,刀斧砍的是什么啊?又说“具菩萨之心”,“菩萨之心”就是不忍之心,慈悲之心,那么,显然是不忍心写出真相来。这倒让今天的《红楼梦》有了断臂维纳斯之美!激起了无数后人无穷无尽的兴趣!这又何尝不是红楼之幸!

这冰雪玲珑的秦可卿,是多年来我心头最大的纠结。在曹翁笔下,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温柔平和。妩媚有似宝钗,脱尘又如黛玉。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可人儿,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她和贾珍有染,关系暧昧,这是很多读者都难以接受和理解的,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每每读到那些,我心情总会很不好,我觉得这是对可卿的一种极大羞辱,是对美的践踏。所以,从情感上,我情愿相信刘老师的分析。

曹雪芹笔下的贾府,男男女女都是“一颗富贵心,一双体面眼“。那象秦可卿这样身世不清楚,又在宦囊羞涩的小官吏家长大,她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上篇已经写过,在这个封建大家族塔尖上的人物贾母眼里,“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那秦可卿在公婆眼里呢?已经有网友给我留言,“难道你没读懂吗?秦氏和她公公贾珍有乱伦之恋!”当然贾珍会对她“好”了。表面上看,是的。书中第七回,通过一个老仆人焦大之口骂出来,“爬灰的爬灰”!爬灰的意思是公公与儿媳妇私通。不仅当时在车里的贾宝玉和王熙风听到了,贾蓉也听到了,尤氏(贾珍夫人,秦可卿婆婆)当然听见了,周围的仆妇都听见了。所以贾珍“爬灰”,在宁国府不是秘密。知道自己丈夫与儿媳妇私通,正常女人会是什么态度和反应呢?至少她会不愉快,很厌恶吧?所以到第十回,写到秦可卿生病的时候,尤氏对秦的反应,按正常逻辑思维,应该是:本来就是野种,又在小官吏家长大,竟和公公有染。得病活该。。。而且书中隐约交代秦是月经不调,不是怀孕。如果怀孕,尤氏看在子嗣的份上转怒为喜还很有可能。对秦可卿的病,尤氏说什么呢?她嘱咐秦:“你且不必拘礼,你早晚不必照例上来。“意思是不必给长辈请安。还说,”你就好生养养吧。。。。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还有更古怪的。她对儿子贾蓉说,”你不许累掯她。“”累掯“是北方话,意思是,不许为难她,招惹她。下面的话更离奇,“倘若她有个好歹,你再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这么个性情的人,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这话太怪异了吧?一个身世不清不楚,还与公公不干不净,怎会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不和逻辑。除非秦可卿的身世并不象表面上的那样,而是血统高于贾家。贾家已经是世袭贵族,高于贾家那就是皇族了。

除了焦大的醉骂“爬灰”,我们从书中是找不出任何一点秦可卿跟贾珍通奸的理由,无论是何种版本。任何一个正常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一定的动机和欲望。秦可卿和贾珍通奸的动机是什么呢?有什么样子的原因使秦可卿就随了贾珍那老色鬼呢? 她的性格真的太多曲折、太多矛盾,太多疑点了。我真的是不能理解也不能原谅这样的偏离。动机是为性?为爱?为权?为利?还是为名?除此我想没别的了。也许人的生存的确是艰难的,人性的确是复杂的,就假定秦可卿和贾珍是有些暧昧关系,那又是为什么呢?

如果是因为爱吧,显然有点牵强,爱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无论对于怎样的女子来说,爱都不是可以轻易付出的。而秦可卿在作者的笔下,又是一个品貌皆极品的女子,有才有貌有气质,而且是一个极精致的人。从她的言谈举止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调的女子。而贾珍呢,他只是承祖上的恩泽,袭了爵,无才无德,擅长吃喝嫖赌的下品男人吧,像他这样的男人,别说他是秦可卿的公公,就算不是,秦可卿也一定不会爱上他。难道贾珍真的像林如海口中所描述“谦恭厚道,非膏粱轻薄之仕宦”?所以我很迷茫。

如果真的是“淫丧”,为什么曹翁把它安排在“天香楼”呢?对“天香”的解释是“桂子云中落,天香云外飘”。曹翁怎会把一个淫妇的死安排在这样一个冷艳高贵之所?据说曹翁在脂砚斋的建议下,删掉了第十三回大概4,5页之多的内容。究竟是描写秦可卿和贾珍的咸湿情节,还是有关可卿出身的政治背景,只有那位千古难觅,“更向荒唐演大荒“的大家知晓了。

秦可卿死了,她的丈夫贾蓉没有任何表示,而做公爹的“贾珍哭得泪人一般”,”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还宣布秦可卿一死,他这个长房里“绝灭无人”了。按照封建伦理,宁国府顶梁柱是长孙贾蓉,贾蓉还好好儿的,死了媳妇可以马上再娶个新的,怎么会绝灭无人?贾珍说“合家大小远亲近友谁不知我这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果按刘老师的推论,秦可卿乃康熙的废太子胤礽之女,就说得通了。贾家藏匿秦可卿,视她为政治投资的“绩优股”。一旦胤礽的嫡长子弘皙继承大统,那贾家就是开国功臣!那么贾家就立大功了。你在废太子一家最困难的时候,能够毅然决然地去藏匿人家的骨血,让其免于跟父母一起被圈禁,贾家一定会更加飞黄腾达。可不料把公主养到20岁却死掉了,岂不是没有了政治前程?这才是长房“绝灭无人”的真正含义吧。

《红楼梦》第十回,下半部,“张太医论病细穷源”,写的是,秦可卿突然病了,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后来就来了一个张友士。《红楼梦》的人名都是采取谐音、暗谕的命名方式,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名字就谐一个意思,有的时候是几个人的名字合起来谐一个意思,“张友士”显然他谐的是“有事”这两个字的音。那么这个姓张的,他有什么事呢?第十回回目当中写的是“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但是在第十回正文里面又明明告诉你,他的身份,公开身份不是太医,他有事,他就忽然以这个太医的身份跑到贾府里来了,到宁国府来了。他有事,他有什么事?他论病细穷源,论的什么病?穷的什么源。

秦可卿是皇族当中不得意的那一个支脉的成员。她是一个身份上具有某种阴谋色彩的人物,她在皇族和贾家之间具有某种红娘的作用,具有某种媒介的作用;她得病,她突然焦虑和抑郁,并不是因为贾家的人对她不好,而是因为某个她自己的家族方面传来某些关于家族命运的重要消息,很可能是一个胜负未定,且不祥的信息。

太医,只有皇帝他才能够设太医院,那里面的大夫才能够叫太医对不对?在现实生活当中,擅立内务府七司,设置了一个系列和皇帝完全一样的宫廷般的机构的不是别人,就是弘皙。这个人就是废太子的儿子,他当然也可以设立一个机构,给自己看病,就叫太医院。因此,从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曹雪芹就构思出了这么一个角色,这位张友士就应该是来自于这个系统的一个人物。

以太医身份出现的张友士,在给秦可卿号了脉看完病后,还开列了一个长长的药方。这个药方子曹雪芹在来回调整文本的时候,其他的药方子都删除了,始终没有把它删除,究竟这个药方子有没有深意?它究竟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

我们都知道曹雪芹他有一个惯常的写作方式,就是通过谐音,还有所谓拆字法,来进行隐喻。

药方里面的头几味药有“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刘老师认为,实际上这个药方,应该是秦可卿真实的背景家族,跟她,跟宁国府进行秘密联络时,亮出的一个密语单子。贾蓉在他看完病以后就问他,我们这个病人能不能好,张友士说人病到这个地步,非一朝一夕的症候,“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这看似都是一些黑话密语。

对这个药方的谐音解读,刘老师的思路有些牵强,但不无道理。这个药方的头一句如果要用谐音的方式来解释的话,人参、白术,应该代表着她的父母;如果父母不在了,那就代表她的兄嫂;人参,这个参,可以理解成天上的星星,人已经化为星辰了,高高在上,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是象征长辈;白术,作为一味中药,术的读音应该是zhu(第二声),但是曹雪芹的吴语发音,“术”zhu(第二声)和“宿”的发音很接近,因此“白术”作为黑话,也可以理解成“白宿”,“宿”也有星辰的意思,白昼的星辰。

如果说理解头两味药的谐音转义比较费劲,那么,如果把第三味药的两个字拆开,与前后两味药连成句子,那意思就很直白了,它是这样的:

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 意思就是她的父母说,也即命令她,在关键时刻,在她生长的熟悉的地方,结束她的生命。为什么?在皇族的权力斗争当中,她的家庭做出了一个很恐怖的决定,让她牺牲自己,延缓双方搏斗的时机以求一逞,所以她后来淫丧天香楼,画梁春尽落香尘。她的病,原来是政治病,她的死,原来是政治原因。

如果上述推论成立,秦可卿的原型应该是一个不幸的公主。她的家族如果登上皇位,她就是正儿八经的公主。而她的家族经过几次向皇位的冲击以后,都没有得逞,因此给她传递了一个很糟糕的信息,就是在必要时候让她顾全大局,自尽而死,以为缓兵之计。这就是秦可卿这个角色在小说里面,她的尴尬处境。

尽管刘老师的推论缺乏依据,不能让我完全信服。本人也不是从事清史研究的。可带着不同的探寻思路重读这部“前无来者”的巨著,还是满心愉悦的。感谢网友们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