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平凡的世界》,虽然,我不是孙少平

我爱《平凡的世界》,虽然,我不是孙少平

 

繁华的世界,我们,渺小而平凡。
平凡的世界,洗尽铅华,尘埃落定。

剧照-孙少平

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确,两本书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主人公的信念都一样坚韧,百折不回。在路遥的笔下,在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敢于奋进,勇于进取的年轻人,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声音。
读这部书第一部的时候,我刚上大学。它好象是登在一本杂志上,《花城》?印象模糊。悲催的宿舍10点熄灯,我是用手电筒读到天明。虽然我在城市长大,没有去过农村,可孙少平,就是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感动。他的一句“扒火车也要走出黄土高原”,让我有了共鸣!

少平的出场,伴随着饥饿与贫穷。为了馒头,为了学费,甚至为了尊严,为了生存下去,整部书徐徐开始了讲述。孙少平高中时,家境贫苦。他,中午只能吃两个黑馒头,即书中所说的“非洲”。但生活上的清苦,并没有使他失去对生活的勇气。这个衣着不合体的高个学生,精神上是富有的。他阅读的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无疑,这两个主人公有很多交集,信念一样坚韧,百折不挠。
《平凡的世界》有一个总的特点,那就是把历史命运个人化,把个人命运历史化,由此形成一个横纵交错的骨架,使之带有全景性、史诗性和开放性。作品将历史命运,个人命运化而为一,溶为一体,在人物身上闪现时代变化,在一个个偏僻山村的微不足道的农民的心灵激起波澜。它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存在,人物的动机不仅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而主要是从历史的潮流中浮起来的。

故事是从1975年开始,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跟孙少平相比,我是趴在蜜罐上长大的。顺理成章地读中学,大学。与现实版孙少平有了交集,是在来美以后了的事了。四分之一世纪前(怎么听上去那么遥远),我为了学费在中餐馆做企台(Waitress)。每个星期五的晚餐时段,都有一帮中国人来聚会。听口音就是咱大陆同胞。领头的那个嗓门大,气场也足。每次都是他埋单。听其他同事说,他是华尔街“新贵”。一来二去,就熟了。他听说我要读MBA,主动要帮我写推荐信。我当然求之不得。他是陕北人,家境贫寒。但他很幽默,不吝拿自己开玩笑。我看他名片上印着Ph.D,XX投资银行的副总裁(Vice President,那时的VP没有象现在的物价一样这么 inflated),就随口说,他的父母一定读了很多书,如何如何。他淡然地回答,他父母的文化加起来还没有小学毕业。等我进了B school,他邀请我参加他们公司主办的学术会议。午餐有工作餐。和他一起去拿三明治。还没等回到座位,他的半个三明治已经进肚子里了。而我,需要四平八稳地坐好,一边喝饮料,一边吃。他看出了我的惊诧,告诉我,小时候,他要帮家里喂猪,还要做很多事情。他经常在猪圈里吃饭。好省出时间念书。上学需要翻山越岭。我感觉他们这一代(career generation,大概比我大一轮吧), 比我成熟,有定力,有政治嗅觉,赋予牺牲精神。吃苦耐劳方面,更不是一个重量级。孙少平们,我一直在仰视你们呀!还没等我毕业,这位平哥哥就海归了。现在,我只要在百度上摆一摆他的名字,就知道他在哪一个大庙里吃香火了。
路遥认为,“人生充满了苦难,在与其不断的搏击中,人才会活得充实一些,才能获得幸福感”。这话我真的认同,虽然明知道做到也真的不易。

剧照-孙少平和田晓霞

让我感动唏嘘的,还有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让我们回想一下吧,他们爱得多么艰难,多么纯粹,又多么深沉。也许,连路遥自己都开始心虚了吧,因为那种超越世俗的完美之爱本来就没有生存的土壤。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在它最灿烂的时候将它毁灭,那样,我们记住的就永远是灿烂!(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烈地凋谢。-田晓霞语录)

我曾经一度非常担心,没有了晓霞,孙少平还怎么能够活下去。要知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像这样的打击常常会使一个人从此一蹶不振,苟延残喘。然而,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路遥热情讴歌的平凡的世界,总有那么一些人永远不会在苦难面前彻底趴下。这些人活着的全部意义已经完全超脱了自我,他们的爱必将辐射四方,为了必须承担的责任挣扎着继续前行。孙少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当他将目光从悲伤中收回来之后,他的肩膀上扛着的永远不会仅仅是爱情的分量,而是生活的重担。这也就不难理解他最后的选择,依然是大牙湾煤矿和那一对孤儿寡母,并且我们不难想像,一个心灵的复活,其中蕴藏的力量,必将使生活意义更加宽广和伟大。

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那你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

–写于2015年4月